1.简单实验:Rollvis绘图分析

2.2009-Kinematics and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e planetary roller screw mechanism.pdf

6 The Kinematics of the RSM With Elastic Deformation

与接触位置的组件的曲率半径相比,配合组件之间的接触面非常小,因此接触区域中的应力通常是显著的应力。也就是说,接触表面上或接触表面之下的应力是响应面组件失效的主要原因。

3 行星滚柱丝杠等效应力分析——GPT

行星滚柱丝杠失效的主要原因分析

行星滚柱丝杠的失效模式主要取决于其工作载荷、接触方式和材料特性。基于上述应力分析,主要的失效原因包括:

  1. 滚柱与螺纹接触处的疲劳失效(赫兹接触应力)
  • 由于行星滚柱丝杠的滚柱与螺纹通常为线接触,接触应力较高,可能导致滚柱或螺纹表面产生微观裂纹,进而引发 接触疲劳 失效。
  1. 螺纹根部的疲劳断裂(弯曲应力)
  • 螺杆在受力过程中,其螺纹根部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,长时间运行可能导致 弯曲疲劳断裂
  1. 螺杆的轴向压溃或屈曲(压应力)
  • 由于轴向载荷的作用,螺杆可能会发生屈曲或压溃,特别是在细长比大的螺杆中 发生屈曲失效 的可能性较大。
  1. 扭转剪切失效(剪切应力)
  • 在大扭矩负载下,螺杆受到扭转作用,可能导致 扭转剪切破坏,特别是在螺纹处或材料较弱的截面。

等效应力计算

为了判断行星滚柱丝杠的整体强度,我们可以使用 冯·米塞斯应力(Von Mises Stress) 计算等效应力:

$σeq= \sqrt{\sigma_1^2 + \sigma_2^2 + \sigma_3^2 - \sigma_1\sigma_2 - \sigma_2\sigma_3 - \sigma_3\sigma_1 + 3\tau^2}$

其中:

  • 主应力分量:
  • 轴向压应力:$σc′= \frac{F_a}{A}$
  • 弯曲应力:$σb′= \frac{M_b}{W}$
  • 赫兹接触应力:$\sigma_h $仅局部作用,通常不直接计入整体失效分析
  • 剪切应力分量:
  • 扭转剪切应力:$τ′= \frac{T r}{J}$

假设主要轴向应力 $σ1= \sigma_c’ + \sigma_b’$,其余方向应力较小,剪切应力$ τ=\tau’$,则等效应力可简化为:

$σeq= \sqrt{(\sigma_c’ + \sigma_b’)^2 + 3\tau’^2}$


失效判据

  1. 屈服准则:若 **$\sigma_{\text{eq}} > \sigma_{\text{y}}$**(材料屈服强度),则可能发生 塑性变形 甚至 断裂
  2. 疲劳寿命评估:若滚柱和螺纹表面的赫兹接触应力 $\sigma_h$ 长时间超过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,则可能因接触疲劳失效。

优化措施

为了提高行星滚柱丝杠的使用寿命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  • 增大滚柱与螺纹的接触面积,降低赫兹接触应力。
  • 优化螺纹根部的结构(如采用圆角过渡)以减少弯曲应力集中。
  • 选用高强度合金材料,提高屈服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。
  • 改善润滑条件,减少接触应力引起的微观损伤。

总结

行星滚柱丝杠的失效主要来源于 赫兹接触疲劳、弯曲疲劳、轴向屈曲和扭转剪切。通过计算等效应力 **$\sigma_{\text{eq}}$**,可以判断丝杠是否会发生屈服或失效,并采取针对性优化措施。